小学部 校长信箱 用户登录
栏目列表
当前位置:首页 >>学校新闻>>校园动态
郑陆实验:研读教材,提升教材知识的理解水平
——郑陆实验学校二数《认识平均分》教研活动
发布时间:2019-10-24    点击:    来源:原创    录入者:范建忠

研读教材,提升教材知识的理解水平

——郑陆实验学校二数《认识平均分》教研活动

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于近期组织了小学数学青年教师(工作五年内)课堂教学评比活动,我校有3位老师参与第一轮的教学设计,最后刘秋燕进入第二轮课堂教学比赛,比赛内容是二上《认识平均分》。

刘老师代表我校青年教师参加区级比赛,经历多次磨课。本周三全校数学教研活动时刘老师再次执教《认识平均分》,向全体数学老师展示我校青年教师的风采。

平均分”是学习除法的基础。教材结合学生的生活际,设计了分桃子情境,向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动手实践机会。刘老师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,设计了三个活动:操作比较,感悟平均分;解决问题,理解平均分;组织练习,深化平均分。刘老师通过三个板块的活动,让学生在分一分、说一说、比一比等活动中认识平均分、理解平均分、深化平均分。

课堂教学后,张林校长以“素养背景下的小学数学”为专题,对全体数学老师进行了理论指引。首先,张校长以“平均分”一课为例,指导教师如何研读教材、设计教学流程?如平均分要从生活中的随便分到数学中的同样多再上升到数学认识“平均分”;要由生活经验到数学认识再到生活运用最后是感悟联系;本课练习的设计是由详实到简约,再由简约到感悟;等等。接着,张校长从核心素养的3点共识、交流的方式等提出思考:我们的课堂缺什么?最后,张校长指出我们的课堂教学价值要由知识本位转向育人本位、教学目的要由掌握知识转向发展素养、教学形态要由讲授式教学转向建构式教学;对知识形式、知识内容、知识旨趣的关系要追求形式与价值相统一,要超越简单的知识层次,挖掘知识的教育价值;转变思维要从目标定位、内容选择、设计思路、组织形式等方面转变;等等。

如果刘老师的课堂教学现场让我们看到了学校青年教师的成长喜人,那么张校长的讲座更是给数学组全体老师增添了理论智慧。理论联系实践,我校数学组未来可期!

(郑陆实验学校供稿  撰稿:范建忠  摄影:范建忠  审核:周刚)


附件

    关闭窗口
    打印文档

    主办单位:常州市郑陆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-1
    地址:常州市天宁区郑陆镇季子路1号 
    技术支持: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